婚姻家事>浏览文章

婚前财产协议一定要公证吗,一定要公证吗

2021/2/20 15:46:290人浏览0评论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至于协议是否需要公证,法律并没有强制性的规定:

经过公证的协议法律效力会强些,但也不绝对。通常经过公证的协议,如果没有相反的证据推翻,法院是会优先采用的。

婚前协议在中西方的法律效力中是不太一样的,例如西方婚前可协议子女抚养权、赡养费给付等等,但这些在我国法律中却是无效的。一份婚前协议的法律效力具体是怎样的,还要视具体协议内容而定。

婚前协议不公证是否有效

我国的任何一部法律都没有规定对婚前财产协议必须做公证。也就是说只要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协议的内容并未违反法律规定,只要双方就婚前财产的归属基于自愿的原则达成了书面协议,该书面协议无论是否做了公证,均具有法律效力,经过公证的婚前财产协议在证明力上更高。

(一般来说,比较容易举证的财产,就不需要婚前财产公证,比较难举证的财产,需要婚前财产公证。像不动产,如房子、汽车等,因为实行登记制度、产权明确,就不需要婚前财产公证。而产权随时处于变动的动产,像存款、股票、字画、玉器、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为避免离婚时无法说明白,需要婚前财产公证。)


不公证协议就不能成立或不生效,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只要证据足够充分不公证也是一样的,只要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协议的内容并未违反法律规定,该书面协议无论是否作了公证,均具有法律效力。经过公证的婚前财产协议在效力上更高一些。在些建议能做公证最好做公证。(公证处要求的比较严格,程序上比较充分,嫌麻烦自信的也可以不公证)



想要进行婚前财产公证,提前是双方要知道如何订立一份有效的婚前财产协议。

双方必须出于自愿订立财产协议,不能隐瞒、欺诈、胁迫,也不能乘人之危。基于不真实的意思表示所订立的协议是无效的;协议的对象必须是夫妻财产(括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不属于夫妻所有的财产不能成为协议的客体;协议的内容必须合法,既不能规避法律,也不能违反公序良俗。;


一、准备好以下材料:

1、协议人的有效身份证件。

2、协议人的《居民户口簿》,集体户籍的当事人提供《常住人口登记卡》本人页原件及经过户籍所在单位盖章的首页复印件。

3、协议人的婚姻状况证明。

4、财产凭证原件。如:房产证、存折、存单,银行卡、基金股票账户证明、车辆登记证、行驶证等。

5、如果您所提供的证据材料不严谨、不完整、不能准确证明所办公证事项时,请根据公证员要求补充证明材料。

双方已经草拟好的协议书。协议书的内容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性别、职业、住址等个人基本情况;财产的名称、数量、价值、状况、归属;上述婚前财产的使用、维修、处分的原则等。一般双方当事人的签名和订约日期空缺,待公证员对协议进行审查和修改后,再在公证员面前签字。

准备好上述材料后,双方必须共同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填写公证的申请表格。一般不允许委托他人代理或是一个人来办婚前财产公证。

公证申请被公证员受理后,公证员就财产协议的内容,审查财产的权利证明;查问当事人的订约是否受到欺骗或误导。当事人应如实回答公证员的提问,公证员会履行必要的法律告知义务,告诉当事人签订财产协议后承担的法律义务和法律后果,当事人配合公证员做完公证谈话笔录,并在笔录上签字确认。

双方当事人在公证员的面前在婚前财产协议书上签名。


到此婚前财产公证的办证程序履行完毕,当事人可于规定期限日凭收费单据来领取公证书。



关键字:
网友评论
热门文章